C114通信網  |  通信人家園

市場
2013/10/10 16:03

IPv6發(fā)展為何如此糾結?

人民郵電報  柯文

IPv6技術出現已經多年,其獲得產業(yè)鏈的認可也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就目前而言,還沒有任何一項技術像IPv6那樣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必然選擇,但是,時至今日,IPv6產業(yè)在全球的發(fā)展都不溫不火。究其原因,關鍵是市場化的推動力不足,從制造商、運營商到網站,產業(yè)界一直缺乏積極買單的人。

IPv4的地址資源問題已經非常突出,物聯網、移動互聯應用都需要大量的互聯網地址資源,引入IPv6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由于IPv6和IPv4不兼容,需要重新更換設備,過渡不平滑,因此產業(yè)界其實更傾向最大限度地挖掘IPv4的資源。不到最后不想追加投資更新設備,畢竟現在還看不到從IPv4升級到IPv6后帶來的額外收益。從全球范圍看,政府、科技界、教育界都在努力推進IPv6。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工作主要是引導和實驗性質,畢竟其出發(fā)點不是商業(yè)目的,投入產出比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支持IPv6的商業(yè)網站仍然不是很多,大部分是些有實力的大網站。

絕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從IPv4到IPv6,是一個漫長的漸變、演進過程,需要很長時間的兼容共存,現在已經出現各種各樣的互通方式,包括地址翻譯、雙棧、隧道模式,等等?梢哉f,科技界、產業(yè)界在推廣IPv6的進程中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而且這些辦法在技術上都是可行的,大家都在呼吁產業(yè)鏈要協同發(fā)展IPv6,事實上,齊步走往往是最難的,一項技術的推廣往往需要有實力的最大受益者全力推進才能最終實現。任何企業(yè)的投資都是需要有回報的,如果互聯網產業(yè)因為地址問題出現停滯,如果IPv6帶來新的商業(yè)模式,那么發(fā)展IPv6就水到渠成了。

此外,安全性同樣也是引入IPv6面臨的問題。在IPv6體系中,IP數據包的通信可以更好地加密,可以支持IP層可跟蹤性和加密層的協議應用,但此類應用也給內容過濾、監(jiān)管帶來了困難,而且IPv4和IPv6的長時間兼容共存,有多種互通方式,每一種互通方式都給信息安全帶來了新的課題和新的挑戰(zhàn)。從理論上來說,IPv6設計的初衷是美好的,但端點的安全和協議的質量同樣存在問題,早在IPv6之前就有過很多安全協議應用,都采用加密辦法,相對IPv6來講并不差,但在使用過程中仍然面臨安全攻擊,在有些使用了IPv6的場合已經出現多起安全事故。IPv6是在十多年前設計出來的,當時很多互聯網安全問題還未暴露,如果大規(guī)模商用后肯定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在移動互聯方面。

盡管IPv6在發(fā)展中遇到一些阻力,但是沒有人懷疑IPv4最終會過渡到IPv6。下一代互聯網旨在解決網絡安全、可擴展等問題,IPv6的發(fā)展將直接支撐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型業(yè)務,滿足網絡基礎設施升級的迫切需求。特別是我國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群,地址資源的匱乏問題非常突出,政府應該重視IPv6發(fā)展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探索建立靈活多樣的合作機制,推進下一代互聯網應用的發(fā)展。

給作者點贊
0 VS 0
寫得不太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C114通信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最新視頻
    為您推薦

      C114簡介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手機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滬ICP備12002291號

      C114 通信網 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21-54451141